凜冬將至,
北方地區開始默默的供暖,
引發新一輪的空氣污染,
每天灰蒙蒙的天就等待一場秋末的雨
或者初冬的雪才能再次擦亮這個天空。
供暖初期,北方的天空是這樣的......
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發布的公告顯示,
全世界每年有800萬人死于空氣污染,
中、低收入國家80%未成年人的死亡與空氣污染有關。
既往醫學研究已證實,
空氣污染、尤其是增高的PM2.5會
導致人體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損傷,
增加死亡風險,而關于空氣污染
與腎臟疾病的關系,全世界尚無報道。
2016年,南方醫科大學侯凡凡院士的研究團隊在權威的腎臟病協會雜志(JASN)上就發表過:長期暴露于高水平的PM2.5可以增加膜性腎病,一種自身免疫性慢性腎臟病的發病頻率。從而首次證實,空氣污染除導致呼吸系統疾病之外,還可能損傷免疫系統功能,增加慢性腎臟病的發病風險。
侯教授團隊的研究分析了2004年至2014年期間我國282個城市、938家醫院的71,151例腎臟活檢病理檢查結果和患者臨床信息,發現我國慢性腎病的發病風險在過去11年間大幅度上升,在校正年齡、性別等危險因素后,慢性腎病的發病風險以每年13%的速度快速增加。
慢性腎病是一種與自身免疫功能紊亂相關的慢性疾病,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,可能與基因、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。慢性腎病發病風險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長難以用遺傳易感性解釋,因此“環境因素”成為了該研究團隊首要考慮的原因。
進一步研究表明,
慢性腎病的發病率存在明顯地域差異,
在我國北方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的城市,
研究顯示,空氣中PM2.5水平高于70μg/m3的地區,
PM2.5每增加10μg/m3,慢性腎病的發病風險增加14%。